故云:‘生我者父母,成我者朋友。亲于善者,如雾里行;虽无湿衣,时时有润。蓬生麻中,不扶自直;白砂在泥,与之俱黑。一日为师,终生为友;一日为主,终身为父。玉不琢不成器,人不学不知道。’

祖堂集卷六•洞山

评唱(不能潦草):

玉不琢不成器,人不学不知道。是什么造就了今天的我呢?我总在想这个问题,也许是人,也许是事。很多东西我们总是要去经历的,如果没有经历其中的有些东西,我认为一个人是不完美的。

人们总把一个人的失败统称为不成气候。而我总想说那些成了气候的人其实也没好到哪去,这并不是我觊觎他们的成功,反而以往的教育告诉我,我应该成为那样的人,直至今日,我仍然对曾经那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心存幻想。

我的一个朋友考起了云南最好的大学,其实从送他进入大学的那次之后,我就隐隐感觉到了有些不对劲。这些感觉证实了我们以后注定的形同陌路,直到最近的一次小聚,使我更加深信不疑。人越缺少什么就会越去在意什么,这无可厚非,但我觉得没必要总要把它显露于人前。成功者对自己的挖苦,对于那些失败的人来看其实是一种变相的炫耀。我讨厌这种人,他根本不懂什么叫察言观色,根本不会懂得照顾其他人的感受,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。在我们同行的4人中,其他两人也总会因为他的一些话而感到无语。而我什么都懂,也什么都明白,我也只可能尽量的转移话题,这才让这次相聚显得多了一些快乐。当然我们仍然是朋友,无论现在还是以后,只是在回不到从前的那样。

大学时期,往往是改变人最多的几年。能保持初心的人很少,我之前很多要好的朋友在读了大学之后变得似乎更功利了,而变得功利的那部分人往往是考起好的大学那些人,相反专科,二本的朋友们好像还是和从前一样。兴许是我太过在乎学历而导致我的主观意识中出现了这种分化,不过我宁愿是这样。

无论什么问题,“做自己”好像就是解决它的金钥匙。很多人因为没有勇气去做自己而饱受现实的折磨,做自己三个字看似简单实则困难无比。而做自己对我来说则需要我用一生去践行。人的是非曲直我有我自己的标准,我只做我想做的,喜欢做的,而那些所有我做的而我不喜欢做的事情,将来都要为我的伟大理想而服务。

我一生都在最求我所爱的路上,如果哪天死在了路上,那也算死得其所。


页面: 1 2 3 4